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623|回复: 0

那年冬天我在东平老家做豆腐

[复制链接]

160

主题

4

回帖

76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760
发表于 2020-7-3 16:05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虽然在莱阳住了快三十年了,也吃了不少这里的盐卤豆腐,但仔仔细细品一品,有丝丝苦涩的味道,总觉得没有老家的石膏豆腐好吃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年冬天,在老家东平做豆腐的事情。

在老家东平,家家户户种植大批的白菜,虽然胶东大白菜有名,但是当地人更喜欢天津绿白菜。小雪前后收回家,在院子里挖个地窖存起来,算是今冬明春的主菜。说起白菜,不能不提的当然是当地的石膏豆腐,这种豆腐要是做得火候合适,做出来的豆腐水嫩、洁白、光滑。拿在手里晶莹剔透,颤颤巍巍的,吃在嘴里嫩滑嫩滑的,还有一点甘甜的味道,让余犹未尽,回味无穷。白菜炖豆腐那可是黄金搭档!是普通老百姓冬天吃菜的绝配。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总想干点什么,来补贴家用。经过深思熟虑,相中了做豆腐。在农村做豆腐那可是稳赚不陪的买卖。一个豆腐用八斤豆子,每斤豆子能出三斤豆腐,豆子当初每斤八毛钱。豆腐每斤两毛五,可以卖七块五毛钱。豆渣可以喂猪,省了饲料钱。可别小看这两块左右的小钱,在当年可是顶现在一个人全天的工资!说干就干,让做了一辈子木匠的本家爷爷,做好必须的工具,找出来多年不用的梆子(当地卖豆腐的用具,把木头掏空,安装手柄,手握梆子柄,用小木棒敲打。),从远房亲戚家借来石磨,算是开张了。做豆腐的时候,首先要泡黄豆,把有毛病的豆子捡起来丢掉,温水寖泡一下午。豆子泡成原来体积的二至三倍,就可以磨豆浆了。那时候还没有磨浆机,或者是还没普及。用的是从一个远房亲戚家借来的,需要人围着磨道转圈的石磨。那种在电影中见到的小磨,是一个人站在稍微远的地方有一个木头支架推拉,另一个人专门添泡泡黄豆,是连豆子和水一块添加的。我用的石磨稍大点,做了个木头支架,下面放个大盆接豆浆,人握着木棍围着磨道转圈儿。推磨可是个苦差事,围着磨道转着转着就转晕了,放眼望去,除了自己不动,所有的东西都在转圈儿。而且感觉胃里翻江倒海,总想往上吐。晕头转向的有随时要歪倒的感觉,还好,手里窂窂抓紧磨棍。

7e3e6709c93d70cfb465bfd3d4f23506bba12b01.jpg

在大锅的上方挂个十字形的木头架,系上干净的白包裹用来过滤豆浆和豆渣。现在是炉火正旺,锅下烧的是木头,锅里的豆浆已经沸腾石膏块先在火里烧一下,为了防止牙碜。碾碎过筛,称出1.5两放吃饭的碗里,倒入温水,筷子不停地搅拌。豆浆开上几个滚儿,舀入缸里。做饭的勺子或者是擀面杖在缸里搅得豆浆转起来的时候,另一个人石膏水一边搅拌一边慢慢的倒入豆浆之中。当初是搅拌100下,看见擀面杖上沾的像小米粒那么大的东西,就是火候合适,如果太大,或者是豆浆和水分离开,那就是火候大了。做豆腐关键是下石膏的分量和搅缸的火候,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,还是靠实践经验。像拔丝山药的火候,就在转眼之间,容不得思考的。成败就在一瞬之间。搅缸合适了就是表面细腻光滑,色泽透明的豆腐脑,是做豆腐的最好火候。高粱秸秆或竹竿做的长方形笼子,铺上干净的白布,用舀子把豆腐脑舀进去,白布对折盖好,压上合适的重物,让豆腐成形。

4e4a20a4462309f7ee65dcc2e410e8f5d6cad6f9.jpg

等段时间拿下来压着的重物,方方正正,白白胖胖的还冒着热气的豆腐就呈现在眼前了,我推着木头做的小推车,敲打梆子沿街叫卖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东平论坛

GMT+8, 2024-4-24 13:06 , Processed in 1.398273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Sddp.com.cn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