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14|回复: 0

戴村坝的故事

[复制链接]

160

主题

4

回帖

76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760
发表于 2022-5-3 12:32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小时候喜欢听爷爷讲故事,爷爷讲的故事大多是家乡的一些传说。戴村坝位于我的老家前口头村西南,五里左右路程,上小学的时候,有一次和小伙伴逃学去玩了一整天,傍晚回家被家长打。窦公堤上的百年杏林,大坝巨石间的铁扣,坝下沙滩存水里的游鱼,那次玩的兴致盎然,至今让我回味无穷。爷爷讲的关于“南大坝”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,后来查看史书又有了深刻的认识。
  宋礼治水,白英献策明朝初年,皇叔朱棣不想当皇叔了,他想当皇帝,随后发动兵变,用武力夺取了其侄子朱允炆的天下。朱棣在南京登基后,一心要把京城迁到自己的大本营北京去,扩建北京皇宫需要大量物质从南方运来,而南京到北京如果走陆路用马车拉的话,运量小,太废人力物力。当时选择水运有两条线,一是南京到江苏再经河南北上,二是沿海北上,第一条线为内河航运,路途遥远,第二条线为海运,路途多险。那为何不选择京杭运河泥?关键问题就在于京杭运河济宁汶上县南旺地势高,漕运到了南旺一带就易搁浅。朱棣交给工部尚书宋礼一个任务,解决京杭大运河的畅通问题。1411年,宋礼带领人马征调役夫对河流南北堵截,疏浚会通河,费时几月清淤不少,但效果不明显。这时宁阳县堽城坝附近东皋村有个老人叫白英,他建议在东平州南城子村东大汶河上建坝拦水南流到南旺引汶济运,即在东平南城子建坝,拦大汶河水南流到南旺湖,在南旺分水口“七分朝天子,三分下江南”,便可补充运河之水,使南北水运畅通。
  “露头穷”以碎换整,建大坝以“戴”命名工部尚书宋礼奏请皇帝批准后,朝廷派大臣周可行主持戴村坝的修建,拨付十万白银,朝廷怕银两在路上少了,就给拨了十个像石磙那么大的银锭,这些银锭运到东平,这么大的银锭怎么花又成了难题,衙门里没有足够的银两来兑换啊。有人提议说戴村有个外号叫“露头穷”的地主老头很有钱,说不定可以把这些大银锭换开。“露头穷”还真有钱,硬是把大石磙似的银锭换成了几箱碎银子,但他提了个条件,新建大坝必须以戴村命名。这事只能皇帝做主,官员上报后,皇帝问计于宋礼,宋礼说,戴字“土上共下田在中,旁有金戈护九州”,这名吉祥啊,好事呀!皇帝龙颜大悦,批准“戴村坝”这个名字。所以戴村坝没有以修建地南城子命名,而以稍远一些的戴村命名。拨付银两层层剥,玉石栏杆不见有周可行在东平修坝,技术环节没少,柏木桩打基,木桩间用特制配料土方填筑,表面用大块条石镶砌,上下层砌石间以铁钉相连,左右砌石间以铁锯相连,坝面砌石间以双燕尾形铁扣连接,合缝处油灰锤炼。但他看到这么多的银两早就萌生了贪念,就在修坝的各个环节动手脚,截留了大量银两。原设计大坝是“铁底、铜帮、银钉扣,玉石栏杆两边溜”。建成后变成了石头底、石头帮、铁扣,两边连木头栏杆也没有。东平蚊子大如蝉,吓跑皇帝的是蝈蝈戴村坝修好后,京杭大运河畅通无阻,一日朱棣乘龙舟南行,船到东平,就问起戴村坝的情况。大臣答道:戴村坝如巨龙一般横卧大清河两岸,滚滚碧水漫坝而下,化作白练数丈,其声如猛虎长啸,声闻十里。皇帝闻听意欲前往,随行的正好有周可行,可吓坏了,如果皇帝看到实物和他上报的不一样那可是欺君之罪,他的脑袋可就保不住啦,遂百般劝阻。这周可行倒也脑子灵光,提前做好了准备,逮了知了、蝈蝈放到袖口里。当皇上来到龙山附近的观山,有人问快到戴村坝了吗?周可行说戴村坝就在眼前,请皇上登山观望。皇上循隆隆之声放眼望去,宏伟壮观的大坝真如巨龙一般。皇帝还要到近前观看,周可行再次劝阻说,这戴村坝地处荒郊野外,常有豺狼虎豹出没。皇帝说不怕,大臣们也说要保驾,周可行只好咬牙跟着。走到一片草丛附近,周可行大叫一声,疼死我了,话音未落他向颈部拍了一下,接着趁人不注意从袖子里放出那个知了,“吱吱”叫着飞走了。皇帝问他怎么回事,他说,这里的蚊子跳蚤臭虫太多,也太大了,刚才那个是个大蚊子咬了我一口。说着又悄悄从另一个袖口放出一个蝈蝈,这蝈蝈张牙舞爪,吱吱乱叫,把皇上吓一大跳,“这是什么东西”周可行回道:“这是当地的跳蚤,别提多厉害啦”。皇帝被吓住啦,也就没了就近观看戴村坝的心思。
  图《泉湖图》中“白老人祠”所在位置示意图白英子孙汶上人,他的家乡是宁阳都说白英老人是汶上人,其实白英原籍宁阳县,与戴村坝无干,或许出于夫役需要,才将其子孙转籍。这要从占籍汶上的白氏后人所出任的“世役义官”之职讲起。明代中叶,正是一些地方开始尝试不同的赋役征收方式,也即晚明赋役制度改革开始起步的时期,在戴村坝新出现的“管泉坝义官”之职,正是嘉靖中期夫役改革后出现的。白英、宋礼创设的戴村坝坐落于汶上县与东平州的交界处,它的河役负担是由这两个州县平摊的。弘治时,戴村坝修坝夫役安排是:“本州(东平州)老人一名,夫一百五十名;汶上县老人一名,夫一百五十名。”正德时,河夫们增多了“岁办桩木九百根,草九千束,树六百株”的物料职责。但自嘉靖中期以来,河夫逐渐停役,裁革,折征为银:原额修坝夫三百名,本州(东平州)一百五十名,汶上县一百五十名,岁办桩木九百根,草九千束,柳栽六百株。今渐裁革,停役夫十二名,议改征银夫五十名,每名每年征银二两,贮兖州府洪备库。见役夫四十名内拨看坝夫四名,老人一名,新添管泉坝义官一员,小甲九名。此时,山东已普遍实施“均徭法”,加之出于减轻沿河州县河夫负担的考虑,于是有裁革、停役和改征银夫及物料折银的各种措施。裁革的河夫变成银差,平摊给原先没有河夫差役的济南府、青州府、登州府、莱州府,征得的银两解赴河道,转发给兖州府、东昌府,让当地的负责人就近雇募夫役。那么,雇募和督工由长期而稳定的人员负责更适应这一变化,作为“世袭义官”的白老人契合了这一情势,它接替的正是嘉靖后戴村坝新添设的“管泉坝义官”。而建戴村坝时白英的户籍本在宁阳县,与戴村坝无干,或许出于夫役需要,才将其子孙转籍。同时,这又为他们清代移居汶上县南旺打下了基础。
  官绩显著荫庇后代,宋白两家谱辈不乱后来,运河畅通,商运发达,南旺分水口的设计尤显重要。在宋礼去世百年后建宋尚书祠堂于南旺,并使宋、白两家管理南旺分水口,宋礼乃河南人,宋礼后人迁此奉祀先祖。明清换朝,宋礼后人、白英后人各占南旺湖湖田40顷。戴村坝窦公堤上原建有龙王庙,庙里供奉汶河水神、席桥河神、水龙王、白英像,东平县县官上奏说,此事不妥,人与神同享供奉于礼不合,所以在龙王庙后又建白英祠,单独供奉。后堽城坝和戴村坝白英祠均年久失修坍塌,南旺龙王庙,宋尚书祠、白英祠,规模宏大,香火旺盛。宋、白后人世袭七品官位,家族得以兴旺。白氏后人于道光年间修订家谱,宋家到民国才修家谱,晚了109年。宋白两家结为世代友好家族,辈分不乱,不通婚。千禧年动工再修,新时代修旧如旧2001年8月大汶河发洪水,戴村坝乱石坝被冲毁。山东黄河河务局汛后立即上报申请修复,山东黄河河务局、东平湖管理局组织专家对修复戴村坝工程进行反复论证,在此基础上,研究制订了修复方案,确定了“保护历史古迹,恢复工程原貌”的总体原则,委托黄委设计院(黄河设计院)承担设计任务。戴村坝修复工程自2002年4月13日开工,2002年7月14日当年应急度汛项目主体完成,满足度汛要求;2003年8月18日完成主体工程,具备了拦水缓流功能。工程刚完工不久,8月下旬,大汶河洪水如约而至,壮观的激流如飞瀑而下,隆隆的水声在耳边轰鸣,戴村古坝巍然屹立。戴村坝石龙游水,好光景百姓乐业老百姓常念道:戴村坝有水就是好年景,戴村坝不过流,就是大旱。玲珑坝上有只“石龙”,那“石龙”就是戴村坝的保护神,只要“石龙”游水,就是好年景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有几个不懂事的年轻人把龙头砸坏了,后来,南城子村民又从嘉祥县请石匠打造了一个。安放“龙头”那天,南城子、北城子、前后口头、刘所、黄徐庄等附近的老百姓都来到戴村坝,古坝上的“石龙”被一丈长的红布覆盖着,3尺盖龙头、7尺盖龙身,红布解开的刹那,鼓乐齐鸣、鞭炮震响、人群欢呼。神龙在,大汶河里淹不死本地人,神龙在,年年都有好收成。一个工程惠及南北百姓,千秋大坝关乎多少兴衰。毛主席说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”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东平论坛

GMT+8, 2024-3-29 09:02 , Processed in 1.417862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Sddp.com.cn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